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2-03-10
分享到:
【作者簡介】
蘇啟平,男,1977年12月出生,湖南瀏陽人。高級教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教師作家分會副主席,湖南省詩歌學會散文詩分會副會長。參加第十九屆全國散文詩筆會,第三屆全國青年散文詩人筆會。獲第二屆葉圣陶教師文學獎,第十二屆中國散文詩天馬獎等。有作品在《星星》《散文詩》《詩潮》《山東文學》《湖南文學》《散文百家》等多種報刊發表。著有教育專著《教育是一場詩意的修行》等3部,散文詩集《回不去的故鄉》等4部,長篇紀實小說《讀譜記》等。
【內容簡介】
全書把一家族的變遷置于中國甚至全球一千多年的歷史變化與社會進步之中,視角宏大,獨特,真實可信又曲折離奇。社會的變革,古人的睿智,家族的大事,村落的傳奇,融合交雜在一起,樂趣橫生,富有歷史氣息。
全書七章,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為第一部分。記載了蘇軾第九世孫蘇裕伯(圖南公)帶領全家遷瀏的全過程。景定四年(1263年),宋朝理宗皇帝追慕蘇軾為先世勛臣,詔封后裔,封蘇裕伯為資政大夫、吏部侍郎。德佑二年(1276年)宋朝臨安朝廷投降后,蘇裕伯為免落入蒙古軍隊之手,奉雙親,攜全家先遷徙至岳州,后于元貞元年(1295年)遷至長沙府蘇家巷。大德元年(1297年)再遷至瀏陽潦滸(今永安鎮)李家巷,他與樊夫人生育蘇孟仲、蘇季仲、蘇清仲、蘇才仲四個兒子,在他去世后,孟仲、季仲留在李家巷,清仲才仲居住在洞陽,由此開枝散葉,繁衍生息,后代稱之為“四仲堂”。蘇裕伯被稱為入瀏第一世祖,尊其父蘇如日為入瀏始祖。
第三、四、五、六章為本書第二部分,真實地呈現了蘇氏四仲堂后裔五次修譜的大致情況。分別是雍正八年庚戌歲(1730年),蘇志燮(蘇渭濱)主持編修完成的《蘇氏初修族譜》,有時任瀏陽知縣陳夢文等為族譜寫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春,蘇學杞(蘇如桂)等編修完成的《蘇氏次修族譜》,有湖南正三品臬臺蘇彰阿為族譜作序。同治二年(1863年),蘇學杞告老還鄉,基于道光譜有一些差錯,便組織人員進行了續修。同治三年(1864年)春,續修完成,考慮到整套族譜在《蘇氏次修族譜》的基礎上沒有很大改動,這套譜書印刷的時候仍然命名為《蘇氏次修族譜》,實為三修。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夏天,蘇學海為主編修的《蘇氏武功續修族譜》。民國二十六年,蘇崇浩等主持編修的《蘇氏武功五修族譜》。
第七章為本書第三部分,簡寫了2011年編修的《蘇氏武功六修族譜》。主要以作者支系為主,呈現了自己家庭的情況與親人之間的關系,敘事極為概括卻不失真情實感。
附錄部分內容豐富,主要是四個方面。一是歷代源流及世系圖,便于蘇氏后裔閱讀族譜,找到自己所屬支系,也便于讀者梳理人物關系,閱讀本書。二是收錄了《<蘇氏武功五修族譜>目錄》,《眉山源流行述紀略》、瀏陽古地圖等,這些內容與文中選入的譜序等古詩文融為一體,可以供后人研究參考,有一定的文獻價值。三是收錄了作者宅院平面圖、四仲堂烈士、四仲堂當代知名人士、四仲堂目前人數統計等,便于讀者多角度了解四仲堂后裔情況。四是收入了一些族譜上翻拍的照片,既是珍貴的文史資料,也是對書中關鍵情節的一些對照。
【名人推薦】
【目錄】
【評論摘錄】
譜牒的另類書寫
——讀蘇啟平長篇紀實小說《讀譜記》
蘇振武
讀了蘇啟平的《讀譜記》書稿,又對一些重要的節點性資料做了文獻查閱和對照,深感這是一部蘇軾后裔以小說文體對本支族譜的另一類書寫。這也意味著這本情感深沉的《讀譜記》具有紀實性、創新性、藝術性三個顯著特征。
所謂紀實性,是說《讀譜記》既是一本紀實小說,也是一部另類譜牒,是現代人寫的歷史讀物,體現了歷史和邏輯的統一。這里的史實有兩個緊密聯系的方面:一是如實的反映了蘇軾第九世孫蘇裕伯(圖南公)帶領全家遷瀏的全過程,以及后裔的輾轉遷徙、開枝散葉、繁衍生息歷史,并且始終以《蘇氏武功次修族譜》、續修族譜、四修族譜、五修族譜、六修族譜為依據,符合家族繁衍傳承的歷史。二是將瀏陽蘇氏的歷史變遷置于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大背景下,符合社會歷史?!蹲x譜記》所描述的圖南公一家的變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與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密切聯系的,其輾轉遷徙完全是一種大勢所迫。這種處理,使人感覺到作者視角宏大,獨特,所述之事既曲折離奇,妙趣橫生,又因富有歷史氣息和客觀原因而真實可信,從而把社會的變革、古人的睿智、家族的大事、村落的傳奇、家族的繁衍等融合交雜在一起,如實的反映了此期的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的實況。
所謂創新性,是說《讀譜記》在寫作風格上具有獨創性。創新,就是以新的方式解決問題?!蹲x譜記》在本質上仍然是一部譜牒,傳統的譜牒不外乎歐式、蘇式、寶塔式和牒記式四種體例,瀏陽蘇氏族譜一直采用的是蘇洵所創立的“蘇譜”格式。據筆者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以小說、散文題材敘說族譜的尚無先例。而《讀譜記》對于本族譜傳的描述則不同于傳統的修譜方式,而是采取了小說這種形式加以描述,這就頗有新意,故而是一種創新。當然,族譜體例“創新”談何容易?要有所突破,就必須具有標新立異的精神,挑戰傳統的勇氣,另辟新徑的能力。這方面,蘇啟平做了大膽、積極且比較成功的嘗試,不言而喻,其在修譜、讀譜史上具有創榛辟莽的意義。
所謂藝術性,是說《讀譜記》以小說這種語言藝術描述族譜,具有很強的生動性和吸引力。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屬于語言藝術,它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創造審美形象。不可否認,傳統族譜在閱讀時往往會使人特別是年輕人感到枯燥無味,甚至厭倦,而《讀譜記》以小說的形式演繹族譜,描繪家族的發展遷徙史,這就恰恰突破了傳統族譜的這一弊端?!蹲x譜記》作者以自己一支派系為主線,以小說這種藝術形式,生動地講述了蘇東坡嫡系后裔圖南公五次遷徙、六次修譜的歷史事實,從而使枯燥的族譜具有了藝術的吸引力和生動的可讀性,使人在一種藝術的享受中了解了家族的變遷史和歷史人物,是非常成功的。
這是一本蘇軾后裔寫自己家族遷徙的作品,是不乏真情實感的。特別可貴的是,由于作者是蘇武、蘇軾的后裔,又非常崇敬蘇武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非常崇敬蘇軾的文學貢獻和崇高人格,立志以蘇武、蘇軾的精神作為自己的人生榜樣,這種血緣關系和人生抱負,使作者在寫作時總是懷著對歷代先祖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情感。這種崇敬之意必然融于思路,見著筆端,這種深厚情感必然蘊涵于著述之中,流動于行文之內,從而就使該書具有一種獨特的情懷和感染力。
蘇振武系寶雞文理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陜西省哲學學會蘇武文化研究會理事長,世界蘇氏宗親輔導委員會秘書長、世界蘇氏宗親會第十三屆秘書長。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